3个机器人项目落户汉阳
时间:2025-04-03 01:18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6484
移动装卸车机器人、适老柔性机器人、文旅导览人形机器人……4月2日,喻家山下,武汉市汉阳区2025年“科创觅知音”成果转化活动首次走进华中科技大学,现场签约13个项目,其中约七成是从在汉高校飞出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项目,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的3个机器人项目备受关注。
移动装卸车机器人系统项目由华中科技大学熊体凡教授牵头,针对烟酒、食品饮料、电子电器、服装鞋帽等众多行业的装卸车作业智能化不足导致的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研发智能装卸车机器人及系统解决方案,打通供应链、供给链和商贸流通物流链的关键中间环节瓶颈。
人工智能与柔性机器人适老化服务系统的研发与应用项目,基于柔性机器人控制算法与智能感知技术,研发适配老旧小区环境的适老化服务系统,包括方言交互终端、轻量化外骨骼及动态路径规划平台;搭建“街道—社区—家庭”三级智慧养老数据中心,实现血压、睡眠质量等健康监测数据与家政服务工单的实时联动,异常体征10分钟内推送至家庭医生;联合部署智能健康监测床垫、防跌倒定位手环及“柔性机器人+人工照护”服务包,重点开发用药提醒机器人及慢病管理数字孪生系统,降低服务使用门槛,确保低收入群体覆盖率≥30%。
“我们将通过二次研发和场景投喂,将人形机器人‘培养’成术业有专攻的研究生、博士生。”武汉炫睐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刘飞是武汉理工大学校友,他介绍,该公司核心产品为搭载AI交互系统的文旅导览人形机器人,此次签约金额达1000万元,拟研发一种在文旅景区发挥指引作用的人形机器人,可提供扫码购票指引、物品借还登记、路线导览等一站式服务,通过多模态感知技术实现自然流畅的人机互动,最快今年内可实现首批试点。
汉阳区负责人表示,华中科技大学与汉阳早有深厚的合作根基,一个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一个是产业转化的“试验田”,共建了百度飞桨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微生物酿造技术创新中心、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概念验证中心等平台。2023年以来,汉阳区不断扩大高校院所“朋友圈”,选派了12个驻校科创专班进驻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在汉高校,全力搭建校企合作对接桥梁,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