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海派书法兴起的亲历者来看戴小京的艺术人生
时间:2024-04-26 20:24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13796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4月26日报道:“这个世界这么大,世界上的东西太多,一个人永远也不可能全部拥有。而我拥有了书法,我就拥有了全世界”,纵观近40年海派书法的发展历程,戴小京是上海书法界不得不提的人物之一。今起,由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与刘海粟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游戏三昧——戴小京书法人生回顾展”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
戴小京,国家一级美术师,号三乐堂,一九五二年八月生于北京,曾任上海书画出版社总编辑助理、《书法研究》、《写字》杂志主编十多年。戴小京于1992年参与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和1993年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次艺术品拍卖的筹备和实施,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拍卖师,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兴起的深度实践者和推动者之一。2002年起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2022年于上海逝世,享年70岁。
展览展出了戴小京先生青少年起直至谢世的五十多年间,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书法作品和理论研究成果,结合众多图文视频资料,生动地为观众讲述戴小京的书法人生。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戴小京的书法作品,还有他的书信往来,甚至他作为书协秘书长时每年写的述职报告等资料。这些生活点滴中可见,他不仅是一个对传统有着铭心刻骨热爱的书法家、对文艺评论和研究怀着执着公心的理论家,还是一个海派书法传承发展的推动者,一个中国艺术品市场兴起的深入践行者。
兼具学术与艺术的书法家
戴小京在书法上是完全的传统派。“二王”一脉魏晋风流和风骨的那种超脱、飘逸的境界是其心最觉向往的。他对书法艺术这样的理念和追求,从他的作品中也可见一斑。正如戴小京的老友张伟生先生说:“他写字不像一般书家那样会事先设计好疏密结构,而是就这样跟着感觉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戴小京的妻子吴瓯说:“他的字如其人,是比较潇洒、娟秀、不拘一格的风格。”
1983年,戴小京得偿所愿地进入了上海书画出版社做编辑工作。他心无旁骛地开始潜心研究书法理论和实践,先后出版发表专著论文共计五十多万字。
他担任主编的《书法研究》杂志成为当时书法界有很高影响力的权威期刊。他出版的《吴湖帆传》是最早全面论述吴湖帆艺术生涯的著作,还有《康有为与清代碑学理论》等专著对艺术理论与人物的历史意义进行了探究;他的论文也多次发表获奖;他也获得了中宣部中国文联全国百名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家称号等诸多殊荣。
戴小京说:“一个搞艺术的人,可以有偏爱,但不应有偏见。”他认为,要做一个合格的文学艺术评论人,首先要具备理论结合深入实践的专业水平,其次要有相当的文化修养,最后重要的要素就是主观上一定要有一种坦荡的、诚实的、真正为了艺术,毫无私心、公正客观的行为价值准则。他也一直这样要求自己。
艺术品拍卖是他的学习场所
1993年,上海朵云轩举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艺术品拍卖会,它改变了中国大陆的艺术品交易模式,也开启了中国艺术品市场迅猛发展的历程。戴小京成为了这次拍卖会的首席拍卖师,敲响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第一锤。从此他开启了十多年的拍卖历程,为朵云轩及国内多家大型艺术品公司主持拍卖会上百次,被誉为“东方第一锤”。?
资深出版人、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创始人祝君波回忆往事,他还记得首次拍卖是1993年6月20日,由戴小京登场掌槌,只见他挺直腰板,声声拍价,不急不缓,以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报出价格,把握住节奏。张大千《晚山看云图》起价六十万,拍出一百三十万,任伯年《花鸟草木册》起拍十八万,落槌九十五万,这是新中国有史以来首次过百万港币出售的两件佳作,留下了创业的记录。
刘海粟美术馆表示,戴小京先生生前积极推动上海书法的普及与提高,今天我们在这里回顾戴小京先生的艺术生涯,不仅是为了纪念,更是为了传承。据悉,展览展出至5月12日。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